
公司介紹
常州市范群干燥設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1年,專業從事干燥、焙燒、混合輸送等成套裝置的研發、設計、制造,專為石化催化劑、新能源新材料、橡膠及橡膠助劑、化工新材料、環保、鹽化工、電力、脫硝催化劑、礦產化工、聚合物、食品、制藥、建材、顏料、化纖以及鋼鐵等行業提供成套裝置的解決方案。常州范群擁有員工420多名。工廠位于常州高新區國家環保產業園,占地面積6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0平方米。
三十年專業歷程,鑄就范群卓越品質。常州范群在創始人范炳洪先生的指引下不忘初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公司專注于干燥設備的開發和制造,同時亦已積極進入和拓展新能源和環保領域,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領先業界的產品、工藝和服務,常州范群已成為中國干燥行業的領導者及領先者。
常州范群多年保持持續的研發投入,成就眾多創新成果。在產品設計開發、整體配套方案設計、質量控制、產品試驗檢測、其它相關產品的開發能力等在同行業中領先。
公司擁有各類專有工藝技術百余項。其中取得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國際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2項、起草編制了17種類型的行業標準,同時獲得國內、國際榮譽證書,譬如壓力容器D級證、ASME、ECOVADIS等。
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兩化融合體系、IPD體系、TPM體系認證,是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多次榮膺全球500強企業的“優秀供應商”榮譽,公司品牌獲得“江蘇省著名商標”稱號。
近幾年,公司瞄準智能制造領域,成立了省級研究中心,并正在積極籌建博士及勞模工作站。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公司先后投入運營ERP、CRM、PLM、MES、WMS等配套軟件,通過可視化的數據驅動,打破傳統制造模式,助力公司智慧運營。
體系方面:ISO 9001: 2015、ISO 45001: 2018、ISO 14001: 2015、GB/T 23331-2020/ISO5001:2018、HSE(Q/SHS0001.1-2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設計研發管理體系、法國Ecovadis供應商體系評價、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產品設計制造:D級壓力容器制許可證(含設計)、ASME U&NB鋼??; 其他證書:計量保證確認證書、五星級售后服務認證證書、安全烘箱防爆證書、產品CE證書(預干燥和焙燒爐);
設計軟件類:SW6、應力計算、疲勞計算、模擬分析、三維制圖軟件;工藝類:多種特材的焊接工藝(鈦、鎳基合金-800HT/CA601、耐熱不銹鋼); 辦公管理類:ERP、OA、CRM 、SCM; 現代化管理模式:獨立項目制管理、阿米巴部門獨立核算單元; 擁有5項發明專利,主導或參與編制的行業標準多達20多種類型。
擁有干燥技術中心以及工程研究中心的常州范群不僅依靠傳統干燥技術及工藝提出解決方案,還致力于現代技術和生產模式的創新與研究。一直以來,范群均以可靠的干燥工程解決方案和高品質的產品性能保障贏得客戶的信賴。
常州范群與世界500強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比如BASF、EVONIK、ARKEMA、CELANESE、DOW、AKZONOBEL、SARTOMER、SAINT-GOBAIN、UNILEVER、CLARIANT、SUDARSHAN、BP、SIBELCO、TOTAL、CHAROEN PHOKPAND、寶潔、帝斯曼、亨斯邁、 優美科、蘇威、德固賽、羅氏、霍尼韋爾等;與世界著名工程公司合作,比如:WORLEY、AMEC FOSTER WHEELER、HITACHI、TOYO、ACTEMIUM、EMERY (CANADA) SILFURTUN INC、MONNIS INTERNATIONAL LLC、華陸、恩菲、賽迪、寰球、五洲、五環、惠生、中石化南京、上?;?、上海利伯特、上海史道勒博比、華東理工大學等;與著名檢驗公司有著合作,比如:ABS,HSB,LR,TUV,BV,SGS等。
我們的指導原則是通過不斷的研發,深入與客戶的溝通合作,了解客戶所需,為客戶提供各種高品質干燥設備。

三十年專業歷程,鑄就范群卓越品質!
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SO14001:2015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ISO45001:2018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HSE(Q/SHS0001.1-2001)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GB/T 23331-2020/ISO5001:2018能源管理體系認證
ASME制造證書
CE證書
常州市科學技術進步證書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江蘇省企業信用管理貫標證書
售后服務認證證書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范群文化
在現有迅速改變的市場環境下,標準化和專業化不再足以控制其問題的差異。公司中的每個成員的角色變換迫切需要與社會變化的需求同步。但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與應用的今天,其市場的變化,沒有人能預期其將來的確切發展方向,也沒有人能保證在接下來的5年中自己不會落后。處理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我們稱其為"1+1>11",其核心概念就是學習與自我進步與"軟性"競爭。
學習與自我進步
營造一個信息共享的環境,使員工與企業共同學習與自我進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求生存與發展:最大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軟性"競爭
員工在企業內部進行競爭,最大化的挖掘員工潛力, 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精神,使企業更具有競爭力。